统治者依道行事就应该如“道”
    对于万物那样,对人民“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为而不恃”
    。
    老子把这称之为“玄德”
    。
    玄德即孔容之德!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是说:道运行在事物间,似乎隐隐约约、恍恍惚惚不可捉摸,但它是有所表现(有象),可以把握(有物)的。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是说“道”
    虽然隐约,但其中有精髓所在(我们要善于抓住这精髓),道的精髓是十足的真理,是我们应该信赖的。
    老子在此重申“道”
    的隐约与内在,比前面所提更进一步,是为了突显“求道”
    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的重要性;也告诫(统治者)要静心求道、善于体会事物自然发生发展的本真的重要。
    千古帝师,的确不同常人之随波逐流而论事!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此句可谓老子观史,捕捉远古先贤之智慧策略而归纳出本质认识的感慨之言。
    即:从古到今,道一直是大家都在提及的,贤人们一直都在用道的观念去审阅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
    我何以窥知世间这么多事物的本质原因及其该反映出来的状况呢?就是我也是以道观之啊!
    从这番感慨我们可以看出:不管老子对道到底弄通了多少,至少老子从史学家角度看,是抓住了人类社会存在、发展之根本实质的。
    那就是“道法自然”
    !
    即道本自然!
    即人自身的自然生存,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最起码的前提条件。
    妨害人自然生存的东西,都是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老子的认识很质朴,的确也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么去认知的(比较原始,看到了人们都是以为自己好好生生地生活为重。
    自食其力,自然安享生活,就是老百姓最大愿望),也可说算有点儿历史局限性的,至少没有精神胜利法。
    但他说出了其根本点;违背人自身发展的社会管理方式最终都会被人们所否定!
    拿大家熟知的一句话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