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刘记当铺’的大门,李清和三虎的腰杆,自然而然的挺了起来。
    古人云:“兜里有钱,心里不慌!”
    古人说的对啊!
    三虎对着李清说道:“公子,你简直太厉害了!
    这些讲价的手段,你是从哪里学会的啊?”
    李清一本正经的解释道:“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书多了,这些东西,便会很自然的出现在你的脑子里。
    没事的话,你也多读读书吧!”
    三虎一阵疑惑,感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便对着李清继续说道:“公子,我读书少,你可不能骗我啊!”
    李清呵呵一笑。
    “开玩笑呢!
    若书中真有这些东西的话,凭着我母亲那满腹经纶的才华,这几年的日子,还至于过得这么贫苦吗?”
    大顺王朝的四民制度—士农工商,商人的阶层地位是最低的。
    自命‘最为高贵’的文人,怎么可能把珍贵的笔墨用在商业一途上呢?闲来无事,朋友之间相约出行、吟诗作词;寻几个歌姬,卖弄点风雅不香吗?
    三虎抬头看了看天色,对着李清说道:“公子,天色不早了,咱们往回走吧?”
    李清听后,一脸无奈地问道:“三虎叔,现在还不到未时吧?你看看这个大太阳!
    你说天色不早了,不心虚吗!”
    对于李清的这个问题,三虎用一言不发来回答。
    李清见三虎如此敷衍的态度,只好哀求道:“三虎叔,我好不容易来趟永安县城。
    我们稍微逛一逛吧,我保证不要任何东西,不花一分钱。”
    听了李清的保证,再加上那个可怜兮兮的小眼神。
    三虎心中不忍,说道:“好吧,但最多只能逛半个时辰。
    你想去哪里?”
    李清想了想,对着三虎说道:“三虎叔,你带我去读书人最多的那种地方就行了!”
    “不行!
    你才多大,那种地方,是你这个小孩子能去的吗?”
    三虎听了李清的话,义正言辞地拒绝道。
    “额,三虎叔。
    我说的那种地方,不是你想的那种地方,我说的是......除了那种地方的,读书人最多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