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暗示,让赵亚夫大为惊诧,并连忙问道:“开门揖盗,是谁”
    “二相,在下还没有十足的证据,所以是不能乱说的,这只是猜测,告诉二相则是为了让二相有个心理准备,以免被人Щщш..lā”
    李安知道赵亚夫是个聪明人,只需轻轻点拨一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将事情全说出来。
    赵亚夫蹙着眉头,轻声道:“本相明白李校尉的意思,那我该怎么做,才能阻止有人开门揖盗”
    李安轻轻摇头:“二相什么都不需要做,这件事情就交给在下了。”
    “这那好吧”
    赵亚夫略微犹豫了一下,点头答应,并正色道:“女王城局势险恶,而本相正午就会离开,李校尉肩上的担子很重,若有解决不了的麻烦,可前往城南二十里寻找三相,他或许能够帮助李校尉。”
    “三相”
    自从进入女王城,李安还从未见过东女国的三相,甚至,都忘了东女国还有这么一位外相。
    赵亚夫从怀中摸出一把匕,递给李安:“这是多年前三相送给我的,你只要亮出这把匕,三相就会相信你。”
    李安双手收下匕,并继续询问三相的相关情况。
    东女国三相名叫赵敬农,人如其名,他对农业非常看重,带着麾下将士和百姓,常年在南部的山峦间开辟梯田,并负责守卫南部边疆,防止外敌入寇。
    这么多年来,赵敬农带着麾下将士,开拓了百万亩梯田,这几乎占了东女国梯田的八成,东女国百姓能够填饱肚子,赵敬农功不可没。
    不过,这个赵敬农也有一个怪癖,他总喜欢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样子,悠闲的在田地里劳动,仿佛做一名普通的农夫,才是他最大的人生理想。
    “李校尉,就此别过。”
    赵亚夫起身向外走去。
    李安起身,将其送往大门外。
    赵亚夫在上马前,回头看了李安一眼:“李校尉,五相脾气坏了点,但我相信他对东女国的忠诚,若能得到他的支持,胜算会更大一些。”
    李安轻轻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回到房内,荔非守瑜看向李安,一脸疑惑:“无恙,吐蕃怎么会突然骚扰东女国边境,这岂不是帮了我们的大忙”
    “是啊吐蕃在边境这么一闹,东女国百姓对我们的敌意立马减小了很多。
    ,这对我们的确是非常有利的,可吐蕃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帮助我们才对,他们一定另有阴谋。”
    李安蹙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顿时恍然大悟:“他们只在西北一带骚扰,很明显是要调走二相,原来事实竟是这样。”
    前几日生的事情,李安记得很清楚,当时,东女国千余人马围住唐军,要求唐军离开女王城,但在关键时刻,二相赵亚夫站出来帮助唐军说话,这才平息了东女国众官员的愤怒,也许正是这件事引起了吐蕃大论兀论样郭的嫉恨,并略施小计,将赵亚夫调离女王城,以免此人坏了他的好事。
    凡事有利就有弊,兀论样郭的这一招,的确成功的将赵亚夫调离女王城,解决了一大祸患,不过,这同时也间接的帮助了唐军,让东女国百姓不再仇视唐军,并希望与唐军联合,共同对付挑衅的吐蕃大军,这或许是兀论样郭事先没有料到的,当然,也许兀论样郭对此并不以为意。
    “自从吐蕃大军击败盖嘉运,夺下石堡城,气焰就越嚣张,在吐蕃赞普的眼中,大唐都不是对手,何况小小的东女国。”
    李安感叹了一句,看向荔非守瑜:“兀论样郭设计将二相调走,为的就是让我们孤立无援,看来我们要加紧行动,尽快取得五相的信任,当然,还有三相。”
    荔非守瑜点了点头:“我们的人一直在暗中调查城内的灭门案,五相的人也在调查,已经有了一些眉目,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只要能证明灭门案并非我们所为,五相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
    李安轻轻点头,让荔非守瑜继续关注这个案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