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元夕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晚上,李陶陶有约。
几天之前她就收到了萧县令的请帖,邀请她十五到春风楼看花灯,赴诗会。
李陶陶其实很纠结,她并不想和那些自命风流的才子们说诗论词,谈笑交际,那纯属浪费时间嘛。
可是她又想出名,有了知名度才有发言权,这样才有利于她未来的某些计划。
她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前去赴约,而且要在今晚一举成名。
她穿上那套墨绿的民国装,薄施粉黛,淡扫蛾眉,整个人看起来亭亭玉立,气质高华。
她带着李瑛坐上了雇来的马车。
门口,大小三个男子对她行注目礼。
原来是傅嘉昱受李陶陶的委托,带着杜德纯和卫正则出门去看花灯。
卫正则笑嘻嘻地说:“我姨母真好看啊,跟我阿娘一样好看。”
杜德纯则骄傲地说:“好看不好看倒在其次,关键是我阿娘学问好啊。
今晚,她肯定又有佳作问世。”
傅嘉昱倒是读过那首《水调歌头》,的确惊才绝艳。
《西游记》也找来看了,怪诞离奇,不可思议,难怪能风靡一时。
真让人惊叹她是怎么想出来的?还有《三字经》和《百家姓》,他也翻了翻,真是启蒙的好读物啊。
他可以断定,这两本书和《千字文》一样,必将流芳千古。
这些事,无论哪一件,都足以笑傲天下。
可她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她真是千年不遇的奇才?
春风楼是一座大型的茶楼,在庐州城颇有名气。
凡是文人诗会,字画拍卖之类的文艺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每年知名度很高的元宵诗会,当然也是在这里举办。
所以,春风楼每年都会在十五这天,费尽心思地扎上许多精致的花灯,璀璨夺目,流光溢彩,装扮着这个美丽的夜晚,几年下来,倒也成了庐州一景。
春风楼大门的柱子上,居然贴着一副春联,李陶陶有点惊讶,没想到春联的传播速度竟然这么快。
看来流传了几百年的风俗文化,果然有它存在的道理。
上得二楼,只见萧县令坐在中间,众人正围着他谈笑风声,说古论今。
李陶陶上前见礼,“民妇李氏见过萧县令,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萧县令着一件月白的圆领袍,温润儒雅,笑容温暖。
他是典型的文人气质,举手投足间,仙气十足,风度翩翩。
让人如沐春风,不知不觉间,心生仰慕。
他微笑着说:“新年好新年好。
李娘子你来得正好,我们在说这个春联,听说最先是从你开始写的,那就请你为我们讲讲,这个春联到底有些什么讲究?”
李陶陶先团团施了个礼,然后侃侃而谈,“春联嘛,在未来是可以替代桃符的一种对联,它的寓意也是辟邪和祝福。
或者是对过去的这一年的总结概述,或者是对来年的美好祝愿,有五言,七言之分。”
李陶陶环顾四周,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开玩笑,姐今天就是来震惊四座的,绝对要高调。
“春联是古代骈体文和传统诗歌相结合,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独立的文体。
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两联彼此相对,互相呼应,结构完整,文字简练。
我总结了一下,有五个要点:第一,上下联字数要对等。
第二,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