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需要长时间的训练,鸽子们才能准确无误的降落到指定地点。
    可以说,这种手段伎俩,一定是早有准备,绝非临时仓促安排的。
    那么,这个福州的秋闱考试,已经说明内部关系十分的错综复杂。
    而贡院外的搜检所获,也许就是对方布下的*阵。
    很明显,这个*阵的目的,就是让他叶宇自以为掌控全局,继而就会放松警惕之心。
    而其中的重头戏,就会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着。
    想到了这一层面,也着实让叶宇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没有想到自己从一开始就被人算计在了其中。
    所以,在没有梳理清楚事情的原委之前,即便是潘之所也不能尽信。
    做官不贪,天下少有,他叶宇若非富甲天下,也定然会贪墨财物,这是人之本性!
    潘之所在官场也滚打了几年,如今是否还是当年热血青年,一切都很难说。
    若是潘之所真的贪污受贿,叶宇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毕竟面对情与法之间,纵使圣人也不会无动于衷。
    不过今日潘之所的表现,让叶宇心里稍稍安慰不少,因为他看得出来,这件事情潘之所并不知情。
    叶宇自然不能将心中所思告诉潘之所,而是淡淡含笑道:“昨日你疲惫不堪,见你熟睡正酣,便不忍心打扰!”
    潘之所对此也不以为意,而是笑道:“如今有叶兄坐镇,定可以还福州学子一个公正的秋闱!”
    叶宇讪讪一笑,继而摇了摇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
    待考生纷纷离去,贡院的大门又再次关闭,因为接下来就是考官们的阅卷时间。
    将所有的考生试卷进行糊名与誉录,是宋朝对于科考的一大进步,而到了南宋年间已经形成了规制。
    所以这糊名与誉录的工作,就在贡院里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誉录,就是按照原卷抄录一份,再将原卷秘密保存起来。
    而考官只能在抄录过得卷子上评卷,这是一种杜绝舞弊的手段。
    不过此次秋闱的这誉录之事,叶宇并没有打算交由现任帘官抄录,而是提议更换帘官抄录此次的秋闱试卷。
    因为考场作弊的源头,一个在进场携带,另一个就是帘官私通考生与考官,在抄录的时候暗中标下暗记,以便于考官打出高分。
    叶宇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有了这个决定。
    可惜他刚提出这一决定,顿时就遭到了所有官员的反对。
    “叶大人,这科考乃是庄严之事,历来皆有规制,岂能如同儿戏视之?”
    “是啊,叶大人,您虽贵为钦差特使,又是此次秋闱主考,但科考有科考的规矩,除非朝廷有明文指示,否则这断不可开了这先例!”
    “叶大人,此事万万不可!”
    “……”
    众人纷纷进言,希望叶宇能够按章办事,切不可任意妄为,坏了朝廷科考的规制。
    潘之所在官员中虽然没有给叶宇施压,并且时不时的帮衬两句,但是终究是小船敌不过大浪,潘之所的这个声音很快被淹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