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熊渠军立(2)
    刘鼎接着说道:“我可以在这里留下一支部队,但是不宜叫鹰扬军。
    薛朗和刁覠的部队,继续叫镇海军也不合适,不如大家一起改个名字,组成金陵联军如何?当初右鹰扬卫乃是从熊渠军改名而来的,熊渠又是楚国最武勇的国君,我们既然雄踞楚国的核心腹地,我看这个金陵联军,不如就叫熊渠军如何?熊渠军和鹰扬军本是一体,如果熊渠军有难,鹰扬军当然不能袖手旁观。
    裴大人意下如何?”
    裴易靖欣然说道:“就依大人的意思。
    但是大人留在镇海的军队,绝对不能少于三千人。”
    刘鼎点头说道:“一言为定。”
    裴易靖迅速接上:“一言为定。”
    两人相视一笑。
    既然开门见山的说明了问题,确定了利益分配,刘鼎当即下令军队暂时撤回,继续在白竺园驻扎,同时额外发放一份战地补贴,以安抚上下官兵的情绪。
    当然,这份战地补贴,是要镇海地区承担的,谁叫他们坚决要鹰扬军留下来呢?此后,两人在钵兰苑谈天说地,显得无比的轻松,最后,两人还一起拜会了颜真卿的鲁公祠,观摩颜真卿的真迹。
    刘鼎本来对颜真卿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裴易靖熟知古今,将颜真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也是别有一番乐趣。
    快中午的时候,李怡禾和薛朗才联袂而来,看来是两人艰难的谈判终于结束了。
    果然,李怡禾和薛朗达成了协议,就鹰扬军和金陵各军的关系落实了主要的原则,包括一些细节也商谈好了。
    这份协议主要的内容是:鹰扬军继续在金陵城附近驻军,由裴易靖统一安排钱粮,鹰扬军要负责金陵城及周围地区的安全;金陵联军控制区域,每年上缴四成的财税给舒州地区;在金陵联军的控制区和舒州各地,都实行自由贸易,允许货物自由来往,对于硝石、棉花、菜油、鱼类、铁矿和硫磺等六样货物,实行极低的税率,而且不得阻挠出口;鹰扬军和忠于薛朗的镇海军,统一改名熊渠军,由薛朗担任最高指挥,鹰扬军驻镇海最高指挥官担任副指挥使,目前这个职务由李天翔担任。
    这份协议的内容,基本上囊括了各自的需要,薛朗等人得到了安全的保证,鹰扬军则从镇海得到充足的财源,可谓是各取所需。
    虽然在某些细节上还有些争论,但是已经无碍于鹰扬军和金陵城的“友好关系”
    ,从此以后,大家就是一条战壕里面的队友,要互相帮助,共度时艰。
    当然,薛朗在这里也卖了个关子,并没有限定每年必须上交多少万贯的赋税,只是按照比例上缴。
    意思就是说,鹰扬军和忠于薛朗的镇海军,控制的区域越大,鹰扬军能够从里面获得财税就越多,间接上迫使鹰扬军不断的扩大在镇海的地盘。
    在润州地区,有丹徒、江宁、句容、延陵、曲阿、金坛、溧水、溧阳等几个府县,其中江宁属于金陵府尹管辖,溧阳和溧水却是润州和宣州的争议地,暂时属于润州管辖,但是控制权却在红巾盗的手中。
    句容、延陵这两个县因为常年受到红巾盗的攻击,一片的萧条,没有多少油水可以搜刮。
    镇海目前最富裕的区域,要么在润州附近,要么在南边的常州、湖州地区,如果刘鼎想要获得更多的财源,就只有将这些地区全部拿下。
    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让薛朗名副其实的成为镇海节度使,管辖整个镇海地区,鹰扬军才能获得最多的财税收入。
    为了表示薛朗的诚意,他额外提供了一笔数目超过五十万贯的资金,作为这次鹰扬军出征镇海的特别军费。
    对于这个协议,刘鼎还是很满意的,舒州目前缺少的就是资金,最需要的也是资金。
    薛朗在这个时候肯拿出五十万贯,的确有合作的诚意。
    既然有了基本的原则,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