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北地风光
此时理宗即位,年号淳祐。
≧距蒙古亡金,已近十年了。
南宋疆域,东到东海,最西边至雅安一带的邛崃山。
西南以金沙江与大理相隔,北部隔秦岭、淮河,与蒙古遥遥对峙。
李长青一路走过,见宋地治下,虽也略有**之事,但更多的是军民一心,同仇敌忾。
连年征伐,使得更多百姓沦为乞丐,却是更激起了百姓抵抗鞑子之心。
宋境内,谈起鞑子,更是人人对其咬牙切词,恨不能食之而后快。
北地气候,向来与南方大异。
胡天八月即飞雪,并非虚言。
更何况此时早已冬至,北方多地,更早已是积雪盈尺了。
北方某地,十几人踏着积雪、迤逦而行。
这队人行走间看似随意,却不住有人来回奔波,传递消息。
他们形形色色,俱都穿着厚厚的棉衣,作蒙古装束,却都说着汉语,看似极为怪异。
两人向前方一阵张望,又四处看了看,
一行人,尽捡着偏僻之处,避着风雪,慢慢前行。
这队人虽是同行,却三五成群,各自为阵,显然是临时拼凑而来。
队尾处,两人独立而行。
那看似年轻的一人,约只十五六岁,身形有些消瘦,虽戴个毡帽,脸上却已给冻的通红。
他将手上那口大刀别在腰间。
他个子不高,那刀鞘隐隐有些着地。
他将一双早已冻的通红的手放到嘴旁,用力的哈了几口气,方小声道:“张叔叔,咱们这次出来,会不会碰上……?”
那张姓大汉向前方望了望,方低声道:“不要乱说,要是让那人听到了,小心你的苦头。”
他又笑道:“你小子也总算知道苦了吧?叫你不好好在家练功,偏要来受这份罪。
这次回去,看你还偷不偷懒?”
那少年满面羞愧,却仍强撑着道:“我……这有甚么!”
他话未说完,却已四下望了几望。
那张姓大汉低头沉思片刻,方道:“此处虽已深入蒙古所占之地,但咱们走的这些地方,向来人迹罕至,我多次走也没甚么,这次想来也应该无碍。”
那少年略放下了心,神色黯然道:“这一路上,都是别人照顾,要不然我早就……等这次回去,我一定要好好练功,再不要拖累别人了。”
那大汉笑道:“你能用心练功,回去后你爹妈也不会再责怪你偷跑出来了。”
那张姓大汉又向队伍之中扫了一眼,目光落在队伍中间处一个俊朗书生身上,道:“你好歹也学过几年武艺,看人家,一个文弱书生,随我们行了这么久,仍神情自若,面无惧色,这点连我也是佩服的。
你若能有人家那一分镇定,那你的武功恐怕早就有成了。”
那少年脸色一红,道:“李大哥虽然不会武功,但想也是饱读诗书的,想来考个秀才不在话下,哪是我能比的?”
那大汉摇了摇头道:“你也不用气馁,我虽也认同这点他这一点,但在此时此地,饱读诗书有个屁用?还不是要靠手中家伙来说话?”
少年还待强辩,一时却也不知要说些甚么。
那队伍前方一人,穿着灰色皮袄,身形比旁人更显高大。
他当先而行,身后有三五人紧紧相随,其余众人都落于其后,目光中更隐隐对其流露敬畏之意。
他向身后张望了一眼,似是觉的队伍过于松散了,一声呼喝,众人都是心下一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