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苛责
元老太爷在窗前站了足有五天,终于在边关镇的黄沙中见到了五子元启熙的身影。
可谁也没想到,元启熙一进屋里,老太爷手里的茶碗就砸在了他脚边。
“这样子也好意思回来?”
平日里颇有些仙风道骨韵味的老太爷不但把茶泼在了儿子脚边,身体尚有不适的他还跳着脚大骂:“孩子呢?我的曾外孙女呢?”
元启熙活到如今,也是第一次见过父亲这般激动。
“咚”
一声跪在元老太爷面前,元启熙羞愧难当:“是儿子无用。
父亲千万别气坏了身体。”
“柔芷当年为了保住元家,不惜嫁去皇家做侧妃,可她尚未及笄的孩子却还在异邦吃苦,你让我怎么不生气,怎么有脸去见柔芷啊!”
被老家丁扶住的元老太爷胡须直颤,却全程压低声音道:“快一年了。
一年的时间,便是那通天之事,有世家之力协助都能得见起色。
为何我连临死前看一眼曾外祖女都难啊。”
看着眼前已是风烛残年的老父亲,想到刘婷目前在铁勒的日子,饶是元启熙这样的男子也不止红了双眼。
跪在地上的他稍稍抬起头,语带哽咽的说:“父亲莫急,儿子这便去求另六个世家高门。
把七户世家的忠士聚在一起,总能将刘婷抢了回来。”
元启熙说的没错,七门世家皆有忠义的练家子常伴左右。
这些慕名而来,身怀武艺的练家子虽然数量不多,便是底蕴最深厚的渠隘丁氏也不过仅有六名,对世家却极为忠心。
他们或是怀有与皇族前道而驰的抱负,或是其主已被朝廷定罪,只能另辟途径以图谋划。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的大吴,他们唯一的选择便是对皇族保持距离,自有一番打算的世家高门。
因深知皇族对世门的忌惮,七门世家不会将太多的怀艺之人留在身边。
世家家主更是会在长时间的观察和了解之后,选择性的将前来投奔的义士留在身边。
对这些不得已投奔而来,或是需要助力为其原主平反的练家子,世家称他们为“忠士”
。
可惜,各户的忠士数量实在有限。
要在塞外救个人,仅凭一家之力显然是枉谈。
唯有将七门世家的忠士聚在一起,才有可能成事。
问题是,大呈开国以来,七门世家虽然暗中有所往来,却再也从未联手行事。
联合另外六户行事,且不论要促成此事便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光是
说动点头同意便是难上加难。
要知道,七门世家曾在暗中助过吴高祖成事,又岂会不知“飞鸟尽良弓藏”
的道理?自大吴开国以来,七门世家便选择了韬光养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