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府我这一辈儿,总共有七个女孩子,两个男孩子。
    大女儿李佳淳,二女儿李稷如,三女儿李月珠,五女儿李映雪,六女儿李羲和,七女儿李兰焉。
    平日里不怎么能察觉,一旦仔细的排列出来,就会发现,四女儿去哪儿了?
    难道是夭折了吗?
    当然没有,李家的儿子夭折了好几个,但女儿却都是结结实实的长大成了人。
    那四女儿去哪儿了呢?
    她去庵里了。
    当年我还是李佳淳的时候,并没有仔细注意过这个庶妹,只记得她出生便没了姨娘,祖母怜她幼小不懂事,原本是想让我娘带着的,可我当时大着肚子要生产了,我娘一心照顾我,便没接过来这个包袱。
    其他姨娘倒是抢着要养,可祖母又不是个傻得,我娘心善她知道,其他姨娘可没个善茬,于是决定自己养。
    再后来,我生产后大出血,被关进了凤翎宫,对外界的事情一无所知。
    成为了李羲和之后,对许多事情不好打听,只知道在我和我娘死去之后,祖母忽然提出要去庵里住,并带上了当时只有三岁的李思若,十余年没回过相府。
    没想到,此时此刻,祖母竟然回来了?
    看着这个明明穿着普通细棉布衣服,却依旧气度不凡的老太太,我忽然鼻尖一酸,眼前有些模糊。
    当年,祖母对我也是很好的,只是不知为何对母亲的态度有些冷淡,我心疼母亲,时日一长与祖母也淡了一些。
    饶是如此,祖母依旧很疼我,她说我是嫡女,嫡女就该得最好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祖母可能是个有些刻板的老太太,因为她始终认为,嫡就是嫡,庶就是庶。
    真正的名门大家,嫡庶应当分的清清楚楚。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不清楚,祖母突然去庵里的行径与我的死到底有没有关系我也不知道。
    我只知道,祖母老了。
    真的老了。
    已经快七十岁的老人,头发已经白了一半,腰似也有些佝偻,拄着一根朴实的拐杖,被一个穿着青衫的少女扶着,慢慢的下了马车。
    当祖母在相府门前站定的时候,许多人已经没能返过魂来,相府的老太太,已经去庵里住了十几年了,怎么说回来就回来了?
    没有一点征兆。
    半晌过后,崔氏第一个扑了上去,抱着祖母的腿,便是哭道,“娘,您可来了,您再不来,儿媳就要被送到庄子上了啊。”
    祖母看着崔氏涕泪满面的样子,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嫌弃,“你先放开我,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你这一抱。”
    崔氏讪讪的松开了祖母的双腿,站起来,不好意思的道,“儿媳看到娘回来,一时有些惊的失态了,让娘见笑了。”
    祖母并没有理她,而是弯腰看向地上跪着的李慕雅,轻声道,“女孩子家要保护好自己,怎么能总是跪着呢,时间长了,膝盖还不肿了啊,赶紧起来吧。”
    李慕雅眨眨眼,慢慢的自地上爬了起来,而后低声道,“谢谢曾祖母。”
    她似是没想到,祖母一回来,竟不是先同父亲讲话,而是跟她这个曾孙女说起话来了。
    “哎,当年走的时候,不过是个三岁的孩子,如今一眨眼,十二年过去了,我的曾孙女儿都这么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