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八月初,范仲淹升任参知政事,韩琦为枢密副使,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开始推行所谓新政。
    朝野反对的声浪不小,甚至两府多位宰相也不赞同,这时候与范仲淹关系密切的尹洙上疏献瑞,难免意味深长。
    晏殊本人并未参与新政,态度有所保留,但新政的主力富弼是他的女婿,范仲淹与他亦有师生之谊,可谓关系密切。
    两边都不好得罪,说话不得不公允一些。
    赵祯淡淡一笑道:“此物确实粗糙,历朝历代也都不乏假借献瑞投机之人,确实不易提倡。
    不过诸卿可能有所不知,就在陕州黄河大堤,挖出此碑的地方,弥勒教原本准备了一块更为精致的石碑,上面也刻着一行字。
    与此碑极为相似,仅有一字之差——小月东边走,此物一出天下灾。”
    在场诸臣心中皆是一震,章得象顿时有些后悔,若是如此,自己刚才显然有些失言了。
    赵祯续道:“若是没有祥瑞,就要有谶语了,渭水黄河皆发大水,京西路灾民聚集,人心惶惶,诸卿以为该如何选择?”
    “恭贺官家,天降祥瑞,此乃我大宋之福。”
    参知政事贾昌朝第一个道贺。
    如此情形,还能说什么?
    诸位相公只得承认并恭贺,朝廷随即下旨,庆贺祥瑞现世,以安百姓之心。
    “夏卿,光化军之乱可查清楚了?”
    枢密使夏竦当即道:“回官家,如您所料,背后确有弥勒教的身影,南阳一带确有不靖,枢密院已经调集京西路兵马前往平叛。”
    “管辖各军兵马,收集军情,调兵平叛乃枢密职责,光化军之乱,枢密院有些掉与轻心了。”
    赵祯沉声道:“若非李迪发现弥勒教在潼关、陕州一带以施粥赈济为名蛊惑人心,征集青壮。
    尹洙又以祥瑞击破其谶语惑民的不轨之举,只怕南阳,乃至整个京西路都将一片糜烂。
    “臣有失察之过,请官家降罪!”
    夏竦脸色铁青,额上微微冒汗。
    京西路已算是中原京畿之地,若让弥勒教有机可趁,流寇泛滥肆掠,后果不堪设想,枢密院的罪过也就大了。
    赵祯摆手道:“罢了,听闻商州又有流寇郭邈山造反,小心与光化叛军沆瀣一气,尽快调兵平叛吧!”
    “遵旨!”
    赵祯叹道:“弥勒教的妖人而今是越发猖狂了,整治刻不容缓。”
    晏殊当即道:“政事堂会立即制定对策,与地方州县联手查处弥勒教妖人。”
    “尽快!”
    赵祯叮嘱道:“无论是弥勒教的妖人,还是居心叵测的野心之辈,大都是借灾荒之际,人心不稳,蛊惑人心,兴风作浪。
    此番关中与京西路赈灾不及,便可给妖人可趁之机,要吸取教训啊!”
    三司使陈执中道:“回官家,这两年因西北战事,关中常平仓供给军粮,多有亏空;奈何又连年灾荒,未能及时补充;偏生黄河决口,道路堵塞,赈灾粮食运送不及。
    此事教训深刻,三司与各路转运使将商讨定计,尽快补充各州县常平仓,确保应急粮食储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