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520.com,最快更新综艺,炒股也有真人秀最新章节!

情常用的数学方法就那么几种,很多机构的统计结论也有可能是相同的。那么就可能出现机构用大量的资金,执行同一种思路的策略。

    这样就会提高这种规律的有效性。

    但是时间长了,用这种规律制定策略的资金会越来越多,这会造成这种策略的有效性降低,甚至完全无效。

    举个例子,在2005年中小板成立以后,在大概五年的时间里,反转策略(一段时期内价格平均涨幅小的股票,在后一阶段平均涨幅较大)一直是比较赚钱的策略。

    虽然那时算法交易还不是很流行,但投资者手工统计也好,凭借经验交易也好,多多少少也能感受到市场中存在的这种规律,也有一些证券公司公开过这种策略的收益。

    然后,随着很多人开始应用这种策略,大约从2013年开始,反转策略就不再具有收益的优势了。

    个人分析,要么是有大资金利用这种规律,对参与者进行反向操作;要么是抄底资金过于拥挤,造成股价快速上涨以后,减少了后买入资金的收益。

    而且算法交易为各家机构统计出相同的买入交易因子,但各家机构的卖出/止盈策略未必相同,所以其对市场的影响是多面的。

    个人看法是算法交易对市场的影响,短期会增强已有规律的有效性;过一段时间,又会降低这种有效性。

    再久一点,随着很多资金不再执行这种策略,它的有效性可能又会提高。也就是说,算法交易对市场的影响是有时效性的,长期就没有多大影响了。

    但是这对普通投资者的影响是巨大的。算法交易在行情进行中有速度的优势,在基本面分析中有信息优势,在技术面分析中有概率优势。

    也就是说用算法交易的机构,始终比个人投资者要占优势。

    举个例子,再有经验的投资者,他们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能同时监控的信息很少,但算法交易可以。

    算法能同时监控每一个影响股价的交易因子,然后按照规律给出对策。普通投资者面对这样的对手,必然是种挑战。

    算法交易是大趋势,但不代表普通股民就没有机会。再高级的算法,也是胜率与赔率的数学题;再复杂的计算,效果也不一定比简单的计算收益高。所以普通股民可以试着从简单的算法开始,也加入到算法交易的行列。

    我们甚至可以预见,在算法交易普及的过程中,越早开始运用的人,越有可能享受到一波算法交易的红利。

    于鸿途的发言,听得很多机构人士一头雾水,应用算法交易的大多是机构。于鸿途自己是机构人士,不讲机构应该怎样用好这种策略,却讲普通投资者应该怎样应对算法交易。他这是被中小股民收买了吗?

    对于争议,于鸿途只是笑笑。他讲的是对市场参与者交易习惯的看法,懂的人肯定能听懂。

    随后证券公司自营盘、公募基金的人也分享了很多老生常谈的策略,听得大家昏昏欲睡,直到田园分享了一个机构跟踪策略,技惊四座。

    喜欢综艺,炒股也有真人秀()综艺,炒股也有真人秀。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