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像样的衣服都没给我买,还有什么?你还好意思在这儿吹牛。
娶儿媳妇的时候,你又准备了什么,买缝纫机了还是买手表了?”
宋建国被王静雅这一顿数落,顿时哑口无言。
宋阳心里清楚,父亲说的是大城市里的情况,和山里根本没法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年大家总在说三转一响,还说得头头是道,但山里的实际情况是,山路崎岖难行,就算有自行车,多数时候也只能推着或者扛着走;
山里离通电还早着呢,大概要到八五年左右才通电。
八一年遭遇了百年难遇的洪涝灾害,有了这次教训,为了把水灾的危害降到最低,后来开始在山里大大小小的河道上修建各种水坝,通过蓄水的方式,层层减轻大江大河的压力。
就这样,山里山外多了许多水坝,装上了发电机,这才通了电。
可就算通电了,电压也非常不稳定。
很多时候,灯泡亮起来就跟楼板上挂着个烧红的木炭似的,更别说收音机了。
关键是电费还特别贵,很多人家宁愿用煤油灯,也舍不得用电灯。
就连手电筒,在石河子村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现在考虑这些东西,买回家也就是个摆设,没什么实际用处。
不过,手表和缝纫机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别的不说,看时间、做衣服鞋子,有了它们会方便很多。
见王静雅有些恼火,宋阳赶忙劝道:“还提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干啥,都过去那么多年了,山里条件差,讲究不起,大家都穷……肚子饿不饿,赶紧吃饭吧!”
“这死老头子,找骂也不挑个时候!”
王静雅狠狠地瞪了宋建国一眼,还是不打算轻易放过他。
于是,这顿饭就在王静雅的唠叨和宋建国的默默不语中吃完了。
接下来,宋阳又花了两天时间,把竹席编织完成。
宋建国也在晚上找来稻草,打了几床草席。
在这年月,山里人家的床上,一般就是铺上木板,垫上一块草席,再放上一块擀好的毡条,然后是一床垫被、床单和被子。
宋阳的木床,没有按照老一辈的样式打造,做得比较宽大,原来的毡条就不合适了。
所以,他量好尺寸,编织了竹席,只要床垫厚实些,也能睡得很舒服,毡条倒也不是非用不可。
之后,宋阳特意借了牛车,早早地去了镇上,等到送山货的冯晓萱后,一起去了供销社。
他们挑选了冯晓萱喜欢的、质量好的垫被、棉被芯、枕头、床单以及被面和里子,买了好几套,又添置了一些锅碗瓢盆,买了不少东西才回去。
被芯拿回家后,王静雅用大针大线把被面和里子缝好,布置在家里。至此,屋里的生活用具总算是齐全了。
就买这些东西,把宋阳的钱花得一干二净。
看着自己手里仅剩的一块三毛钱,宋阳当晚就去找了王岳。
第二天一大早,宋阳早早起床,仔细检查了自己的双管猎枪,把子弹带系在腰间,带着四条猎狗,前往皂角树场子。
没等多久,王岳也快步赶到。看到宋阳已经在等了,他笑着打招呼:“不愧是要结婚的人了,做事都比以前积极了哈!”
“你可别打趣我了,我现在穷得都快连裤子都穿不上了!”宋阳苦笑着说。
“说得这么夸张,是不是缺钱用?我手里还有几十块钱,先拿去你应急!”
“不用,我怕你盖房子的钱都不够,到时候停工了可别怪我……从今天开始,只要天气好,没别的事儿,我就天天进山打猎,我得挣钱!”
“这就对了,我早就盼着你这句话了!”
王岳也兴奋不已:“准备去哪儿?”
“还是去北面,上次刚进山就碰上苏同远那事儿,我都还没来得及好好转转,一直拖到现在。”
宋阳说着,带头往前走,顺便问道:“岳哥,枪检查过了吧?”
“检查过了,没问题!”
王岳肯定地说:“你昨晚来找我,我就拿出来看过了,还到外面试了两枪。”
“那就好,用的时候注意点!”
“知道……希望今天一进山就能碰到大猎物!”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顺着山路往山里走去。
喜欢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