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的一周,霁祥起了个大早,对着就连他眼馋已久的早茶下了手。
早茶是华夏极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现象,在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尤为盛行。
相信大家对江苏的扬州炒饭要耳熟些,却较少听闻过扬州早茶,它融合了淮扬菜的精细与茶文化的优雅,主要特色在于面点的制作。
如三丁包,以鸡丁、肉丁、笋丁为馅,味道鲜美。
千层油糕,层层叠叠,甜而不腻。
翡翠烧麦,碧绿的青菜馅,清香爽口……
还注重茶的品质,常选用当地的绿杨春茶,汤色清澈,香气清高。
除了扬州早茶,镇江早茶也独揽一方至味。
镇江早茶以“三怪”闻名,即“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
肴肉是用猪蹄制成,肉红皮白,光滑晶莹,肥而不腻,搭配姜丝和香醋食用,味道绝佳。
锅盖面面条筋道,汤鲜味美,面条在锅中与锅盖一起煮,光是想想就饿了。
而上海的早茶既有本帮特色,又融合了各地风味。
生煎包就是上海早茶的代表之一。
霁祥这周要做的,却是经典的广东早茶。
广东早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咸丰同治年间。
当时广州有一个叫“一厘馆”的地方,是提供茶水和简单糕点的小茶肆,供体力劳动者边喝茶边吃点心边歇脚、聊天。
后来,“一厘馆” 发展为茶居,进而演变成茶楼,早茶也成为广东人喜爱的饮食和社交方式。
茶点是广东早茶的核心,分为干湿两类。
干点有虾饺、叉烧包、肠粉、糯米鸡等。
虾饺外皮薄而透明,内馅是鲜美的虾仁,口感爽滑。
叉烧包外皮松软,内馅是香甜可口的叉烧肉。
肠粉口感软糯,搭配鲜美的酱汁和馅料……
湿点则有各类粥品、汤品和炖品。
广东早茶对于茶具的使用也相当讲究,一般会使用小巧精致的茶壶、茶杯和茶海。
茶壶多为紫砂壶,能更好地保留茶叶的香气。
广式早茶和四川的早餐比起来要精细地多,对于色香味中‘色’的要求有着相当之高的标准。
当然,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广东的早茶真的很难挑出一个辣的菜。
传统的做法都是讲究清淡鲜美和原汁原味,现在能吃到辣的大多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改良。
趁霁祥忙活之际,时间倒回昨天晚上八点半。
校董何彦的庭院。
褚校长带着另外几位学校高层人士,如约而至。
一番寒暄后,众人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开始谈论起大学校园周围农业基地建设项目的捐赠活动。
“何董,这次农业基地建设对咱们学校意义重大,不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