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3页)
出门在外,他更要准备得多一些。
“那我跟你学吗,赵哥?”
“跟我学我可能没时间教你,正好你这次要去蜀州,我给你寻一个师傅一是保护你,二来也是传授你一些本事。”
“那要多少银子?”
师傅肯定都是需要孝敬的。
“不用担心,不用给他银子,我和他是好兄弟。”
赵明华道:“把他放在你身边,你家人和我都更放心。”
带着小舅子出远门,赵明华责任重大,不说别的,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
所以,他得做好周全的准备工作是必须的。
春暖知道赵明华为春宁的出行做的各项准备后很是满意。
这人,真的是就是扮猪吃老虎的。
看似不着调,事实上做事一套一套的很有章法和主张,考虑问题也很周全,很让人放心。
想着之前赵太太对自己家儿子的各种描述,春暖心里好笑。
是的,赵太太都未必了解他的儿子有多大的本事和隐藏了多大的潜能。
比如说自己被肖春兰算计那件事。
是他得到了消息赶来救了自己;也是他不动声色的为自己报了仇。
在所有人的眼里,赵家三少爷都是一个纨绔,是会吃喝玩乐的主。
赵家人也有这种感慨,不像长子一样能撑起家业;也不像次子那般勤奋努力立志科举入仕,老三就是不着调的。
能说到春暖这样的儿媳妇,就是他目前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儿。
也就是说,赵明华的本事掩饰得很好,连他自己的家人亲人都不知道。
但是,他在春暖面前却是毫无隐瞒的,几乎同时春暖也能一眼看懂他在想什么,他在做什么。
两人之间有着某种默契一般,甚至能做到心领神会。
这让春暖对未来的生活也不那么排斥。
“吃的穿的都准备妥当了吗?”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春宁要出远门了,徐氏很是不放心,千吩咐万叮嘱。
“母亲,您放心吧,我长大了,这些都准备妥当了。”
吃的穿的赵哥说不用他准备,他只需要照顾好自己就行。
事实上,春宁还带了家里的全部家当三百六十八两银子。
除了来回路上的盘缠外,春宁都要将这些银子给阿姐置办嫁妆。
嫁妆是女人娘家给她的底气。
京城大户人家的闺女出嫁,红妆十里是形容词,但也绝对是半抬起步。
全抬是六十四抬,一般全抬都是皇亲国戚家,寻常人半抬三十二台也是吃穿用一应俱全的。
昨夜母亲提起阿姐的嫁妆就在抹泪,在心疼那些她收藏了多年最后被抄家的小库房里的字画珠宝。
也说现在的肖家没办法给阿姐凑风光的嫁妆,让他尽量添置经济实惠的东西。
母亲愁的还很多,还有自己的彩礼,还说肖家还有春燕春姝她们,一年又一年的都会有婚嫁了,这又是很大的一笔开销。
“春宁,记住我的吩咐了吗?”
“母亲您放心吧,儿子会办好这个差事的。”
许氏也赶着叮嘱春宁要准备哪些物件儿,将自己为春玉准备嫁妆的一些必要的经验传授予他。
只有黄氏默默站在一边,将两位嫂嫂的话都听在了耳里记在了心里。
她在想,春燕也要及笈了,出了孝,春燕也该谈婚论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