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张好古此时正沉浸于大采购所带来的愉悦之中,他满心欢喜地挑选着各种物品,完全没有察觉到在他背后,一场悄无声息的变故正在发生。
    时间来到了初六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吴宗达怀揣着精心准备的礼物,步伐匆匆地朝着叶绍袁家走去。
    由于事先早已通知过对方,因此叶绍袁特意向衙门告假,留在家里等待贵客临门。
    当吴宗达抵达叶府的时候,远远就看到叶绍袁身着一袭长袍,面带微笑地站在门口迎接。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拱手作揖,随后叶绍袁热情地将吴宗达请进了家门。
    穿过庭院,他们来到了宽敞明亮的客厅。
    按照宾主之礼,二人分别落座。
    紧接着,一名仆人恭敬地走上前来,将一份厚厚的礼单递到了叶绍袁手中。
    叶绍袁接过礼单,随意扫了一眼开头的几项礼品,心中不禁暗暗吃惊。
    仅仅是前几项的价值便已相当可观。
    叶绍袁心里自然清楚张好古家境殷实,但他万万没想到,仅是一次提亲,送来的礼物竟如此丰厚。
    这份厚重的彩礼无疑表明了张好古对于这门亲事的重视和满意程度。
    想到此处,叶绍袁赶忙起身,亲自为吴宗达斟茶倒水,忙前忙后地招呼起来。
    聊了一会官场闲话之后,众人终于将话题引向了此次会面的重点。
    只见吴宗达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然后缓缓开口道:“今有济南张氏之子,名曰好古,表字致远。
    此子因倾慕叶氏之女,特托付我这礼部尚书前来袁家提亲。
    那张好古如今在工部担任要职,其官职罗列如下(此处详细列举出一连串官名及具体职责)若袁家对此亲事有意,还望告知袁氏女的生辰八字。”
    吴宗达能够登上礼部尚书这一高位,自然是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之人。
    想当年他可是万历三十二年的科举探花郎,此后从国子监祭酒转任户部多年,如今任户部尚书,历经多年磨砺,对于提亲这类事务的流程可谓烂熟于心。
    叶绍袁闻听此言,神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原本随意而坐的身姿也立马挺直,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
    待到吴宗达话音落下,他同样郑重其事地回答道:“叶家确有小女,正值妙龄,尚未许配人家。
    既然有张家公子致远倾心求婚,叶家自当应允,愿意与男方互换八字。”
    话刚说完,只见那两人互相对视一眼,随即不约而同地露出一抹会心的微笑。
    这笑容仿佛蕴含着千言万语,无需多言,彼此已然心知肚明。
    紧接着,他们像是怀揣着稀世珍宝一般,动作轻柔而谨慎地从怀中缓缓掏出了早已精心准备好的纸条。
    这些纸条上面分别写着自家当事人的生辰八字,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期许和祝福。
    完成交换之后,两人又如呵护易碎的瓷器般将纸条轻轻放入自己的袖袋之中,生怕稍有不慎便会损坏这象征着姻缘的信物。
    由于此次乃是前来提亲,按照传统礼节,男方代表吴宗达需要在女方家中用过午餐后方可返回。
    所以,吴宗达并未显得匆忙急躁,而是安心留下来等待用餐时间的到来。
    吴宗达与叶绍袁皆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博学之士,且同在朝廷为官,彼此之间自然有着不少共同话题。
    于是乎,在用餐之前这段时间里,两人谈天说地,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幽默诙谐,气氛融洽至极,丝毫没有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
    待到用过丰盛的午餐过后,吴宗达起身前去拜见徐光启,并将女方的八字郑重其事地递交给了他。
    随后,吴宗达便自行前往衙门处理公事去了。
    时光悄然流逝,转眼已至傍晚时分。
    当徐光启和张好古结束一天繁忙的公务下衙时,徐光启如往常一样径直返回家中;而张好古心里清楚今日乃是提亲纳名之事,所以在下衙之后也未做过多停留,马不停蹄地赶往老师家中,想要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的进展情况。
    晚饭时间到了,张好古直接就在老师徐光启的家中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用过晚膳后,师徒二人移步至书房,相对而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