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是东观吗。”
    刘辩望着这座,建筑高大华丽,富丽堂皇。
    最上层高阁十二间,四周殿阁相望。
    周围环境绿树成荫,风景幽雅。
    刘辩又问,如今的大长秋赵忠:“本侯以后就是在这里读书吗,赵常侍。”
    “是的,殿下,陛下口谕,让您以后就在这里读书。”
    赵忠站在刘辩身旁小心翼翼的回答着。
    汉朝的太监不管再大的权势,也不敢和皇子为恶。
    不像唐中晚期的太监,敢杀皇帝。
    所以刘辩并不需要,对十常侍他们太过于客气,更不需要去刻意讨好他们。
    “走吧,进去看看,对了,我的老师是哪位博士。”
    刘辩辩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竹简书籍,问着赵忠。
    赵忠回说:“是颖川荀悦,现在任黄门侍郎。”
    “那协弟那边是谁在任课。”
    刘辩问完后,随手拿了一卷《东观汉记》,看了起来。
    赵忠看着刘辩,感觉此时的刘辩,一点也不像,他所认识的刘辩。
    毕竟当初可是,他亲自去接刘辩,回洛阳的。
    那时的刘辩在他看来,就是一个,在人面前性格木讷,半天说不出话的人。
    对于读书,他更是不会。
    当初不仅汉灵帝不待见他,就连一些博士老师也认为刘辩没有威仪,轻佻。
    而现在的刘辩内敛,行为举止,气质谈吐皆到位。
    尤其是刘辩最近身体长了,再加上平时的锻炼。
    刘辩此时浑身,气质贵不可言。
    “赵常侍,赵常侍,在想什么呢,怎么入神。”
    刘辩看着发呆的赵忠微笑的问他。
    “让殿下见笑了,老奴一时间,看着殿下有些慌神了。
    当年老奴去接殿下时,殿下才10岁,如今已有4年了。
    不知不觉殿下已经成长的如此英姿飒爽,气宇不凡。
    老奴欣慰。”
    “原来我已经14岁了,好了这下终于知道自己的年纪了。”
    刘辩在心中想着,又对赵忠说:“当年之事,多谢赵常侍。”
    刘辩说完就对赵忠行了一个礼。
    赵忠刚忙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啊殿下,老奴如何能够担此大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