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日促来临,今岁桂香送众行。
    刘辩的关于“屯田”
    召令并没有触及到世家的利益,所以他们的态度还是很配合的。
    刘辩明白这只是他改革的开始,温水煮青蛙,要掌握火候,慢慢开始。
    宣室殿中,刘辩正看着郑等人所编写的《汉语字典》的初稿。
    刘辩发现他们还是借鉴的《说文解字》,想想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勇者。
    后来的人只需照着他的路走就行了。
    刘辩面带微笑的对郑玄说:“郑公,所带领大家编写这本《汉语字典》,朕想一定可以成为影响后世的一本旷世之作。”
    “哈哈…哈哈。
    陛下这本《汉语字典》,倾注了臣等的心血。
    要是能像陛下所说的这样,那么臣等也是死而无憾了。”
    郑玄摸着胡子,对刘辩笑着说道。
    “郑公啊,这个《汉语字典》还是要尽快完成。
    朕接下来打算,要全力普及读书,朕打算让大汉年轻人都可以读书识字。”
    刘辩一脸镇定的对郑玄说着。
    郑玄原本就是贫苦人出身,年轻时候求学百家,好不容易才拜师马融才成为一代大儒。
    听见刘辩希望大汉所有人都可以读书。
    他内心激动万分,实在是高兴啊。
    郑玄激动的说:“陛下,如若能够做成这件事,那我大汉寒门将要出现多少读书人啊。”
    刘辩赶紧说道:“所以为了大汉寒门,朕打算在设立一个教育司,专门负责天下读书人的教育。”
    随即刘辩兴致勃勃的看向郑玄,道:“朕打算让郑公来担任,教育司的第一侍中,您看如何。”
    郑玄听见刘辩这话,原本激动的心,瞬间冷静下来。
    他就是说嘛,刘辩怎么就莫名其妙,今天主动关心《汉语字典》的事,原来,是为了这个。
    郑玄摆手赶紧拒绝,并对刘辩说:“陛下,臣老了。
    臣还打算写完这本《汉语字典》就告老还乡了,这关于教育之事,臣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郑公,你放心,只是让你挂名而已,朕打算让北海的孔融来做的,只是现在需要郑公的帮助罢了。
    为了天下寒门,能够有书读,郑公你看如何。”
    刘辩循序渐进的诱惑郑玄。
    郑玄无奈,也只能答应,毕竟是为了天下寒门,他不得不答应,于是说道:“那臣就暂时做这个教育侍中。
    不过等陛下找到合适人选之后,那臣就一定告老还乡。”
    “好,好郑公放心。”
    刘辩满口答应郑玄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