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满意点头,这曹操用起来真是顺手的一批,主要是脑子转的快,又不迂腐,接下来,就是看他的能力了。
    “曹卿,朕欲用你为司隶校尉,全权督办此事,并且替朕监察百官,你可愿意担此重任?”
    刘辩大胆重用。
    司隶校尉,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务。
    它直属天子,三独坐之一。
    什么叫三独坐?
    就是除了三公外,另外三位能有自己的席位,坐着和天子对奏的人。
    司隶校尉能够监察百官,司隶周边的官吏也能监察逮捕,上午被他盯上的人,下午就能带着人马把人抓进大牢。
    所以这个职位,想要发挥出作用,需要找一个文武双全,且雷厉风行的人才能担任。
    刘辩立马就相中曹操,当然,这个位置也只是暂时给曹操放放,以曹操的军事才能,不把他放出去统兵可惜了。
    曹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朝堂如此混乱,他若是接下了担子,任务可是繁重无比。
    但他没思考多久就应允下来,恭声道:
    “臣愿领此重任!”
    “好,朕会给于禁下旨,让他这段时间,全权配合你!”
    刘辩大手一挥,等于说羽林军都可以让曹操调动。
    如此魄力,让曹操铆足了精神气。
    他要大干一场,证明自己的能力!
    曹操领旨退下,刘辩有些乏了。
    但他还有一堆事要处理,这皇帝不好当。
    董卓虽然死了,留下的烂摊子却不小。
    首先就是洛阳被搞得乌烟瘴气,千疮百孔。
    老百姓们这段时间,都被董卓给欺负怕了。
    其次就是洛阳周边,大片的耕地被荒废,这也是个问题。
    最后,聚集在洛阳的流民也不少,天天都得饿死不少人。
    现在粮价,已经涨到了八百钱一石。
    要知道,朝廷制定的粮价标准,是三十钱到八十钱之间,现在足足翻了十倍。
    刘辩虽然有些舍不得,但还是给荀彧拨了一些粮食,让他先把粥棚搭起来,让司隶地区的流民,先能吃上饭。
    剩下的他也没办法,只能等朝会的时候,再和百官商议。
    不过朝这两天是上不起来了,一是宫中的血腥味没那么容易消散,鲜血也不是三两下就能洗干净的。
    其次就是还有一大批臣子等着处理,不处理肯定不行。
    难不成刘辩上朝的时候,喊一声御史大夫何在,然后乌泱泱的冒出来好几个人,大眼瞪小眼?
    这个乱象也要拨正,这是袁绍和荀彧之间的事。
    这几日,在刘辩的坐镇下,洛阳干的如火如荼。
    朱儁在平定董卓之乱后,好好的当他的北军中侯,训练北军去了。
    尚书台几乎就全交到了荀彧这个左丞的身上。
    荀彧又要忙赈灾,又要忙宫内的事,还得和袁绍对官吏进行新的清理,可谓脚不沾地。
    不过纵使是这样,各种事务依旧被荀彧打理的井井有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