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520.com,最快更新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最新章节!

    高远准备得很充分,他也很重视这次语文考试。

    他早就打好了腹稿。

    你写知青岁月,写如何在乡村通过劳动转变思想观念,跟贫下中农打成一片。

    那我就写在过去的一年里,如何通过学习完成蜕变,写对这个时代的展望,写年轻人如何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去。

    他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回首过去这一年,是充满挑战和奋斗的一年,是我在无数困难中砥砺前行,不断成长的一年。

    这一年,宛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让我深刻领悟到了坚持与勇气的力量……

    真真是文思如泉涌,灵感如尿崩,越写越顺畅。

    写完这篇作文,高远活动了下手腕。

    他是不敢东张西望的,一旦被监考老师认定有作弊的嫌疑,之前考完的三门就算白考了。

    高远低着头,稍微缓了缓,然后继续答题。

    后面一道题是文字解析,何为中国脊梁?

    最后一题是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

    高远顺利完成这两道题目的解答,再往后看,还有一道参考题,也是文言文译成现言。

    这道题可答可不答,并且不计入总分,只作为录取之后能否跳级的参考。

    对高远来说,这道题根本没难度,他顺手就作答完毕。

    当然,他也没打算跳级。

    他藏了个心眼儿,语文成绩好,被人大中文系录取后,能获得老师的资源倾斜不说,或许还能从事一点与文字相关的工作。

    高远这几天想得挺通透,在这个年代里,想挣钱,想过上吃喝不愁的生活,无非就那么几条路:

    首选是当作家,文人在这个时代中地位极高,尤其是那些写伤痕文学的那帮人,备受尊崇。

    随着各大报社、杂志社的复刊,加上国家下发了一纸公文——稿费改革,立刻点燃了文人们滚烫的热情。

    国家出台的这个标准是:着作稿每千字2——7元,翻译稿每千字1——5元。

    高远上辈子在图书馆工作的时候,没事净看书了,不管是中外文学、历史名着,还是名人传记、自然科学,只要是书他都看。

    第一是闲得实在没事儿干,第二他也确实喜欢看书。

    后来网络文学鼎盛时期,他连网文都不放过。

    犹记得有家工作室招人写开头,千字给5块钱,他还劲儿劲儿地投过稿,运气不错,居然过了,六千字挣了30块钱。

    这个年头如果能靠写稿子挣稿费,说出去不仅体面,钱的来路也光明正大,并且这项工作具备可持续发展性。

    高远的第二个选择是当编剧,这玩意儿比当作家来钱还要快,你创作的故事被某个电影厂相中了,购买版权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然他也有第三个就业选择,去南方当倒爷,但风险性很高,他暂时不作考虑。

    胡思乱想中,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起来。

    监考老师还是那套嗑:“考试结束,请同学们立刻放下钢笔,保持安静,等待收卷。”

    “后面那位同学,对,就是你,别写了,再写,按照作弊处理!”他又严厉地对后面一位同学呵斥了一句。

    高远也不敢回头看是哪个倒霉蛋被老师盯上了,默默坐在椅子上,等老师走过来,收走试卷后方才吐出口气。

    高考终于结束了。

    监考老师深深看了他一眼。

    他对这个学生印象深刻,两天考了四门,有两门提前交卷。

    本以为这个小伙子是个滥竽充数的学生,收走他的试卷后没忍住好奇心看了看,发现他解答的题目字迹工整,思路清晰,原来是个隐藏的优等生。

    后世被称之为:学霸。

    现在自然是没有这个词儿的,但高远优秀的表现还是让监考老师对他刮目相看了。

    两位老师私下里交流过,一致认为这孩子有状元之才。

    老师把考卷全部收完并现场进行了封存,这才让同学们有序离开。

    高远心情愉悦,跟乔珊擦肩而过时,瞧见她那张冷若冰霜的脸也没太在意,还冲乔珊微笑着点了点头。

    乔珊欲言又止,姑娘其实想问问高远发挥得好不好,又觉得拉不下脸来。

    自己凭什么主动跟他说话呀。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