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4页)
她和曹时置气不假,但没必要为难几个家僮,更无意同赵嘉结怨。
以她的骄傲,卫媪一家不过蝼蚁,轻易就能碾死,耗费精力都嫌多余。
“下去吧。”
离开阳信居处,卫媪长松一口气,卫孺和卫少儿的脚步也变得轻快。
卫子夫牵着卫广,在宫人离开后,回头眺望侯府正室,脚下许久未动。
“阿妹?”
卫少儿推了推卫子夫,“想什么呢,快走,阿母在催了。”
“嗯。”
卫子夫收回目光,跟上卫少儿的脚步。
诸侯王离京之后,太农令和少府先后被天子召见。
未几,大批匠人和役夫进入林苑。
苑西依军营打造,排列整齐的土木房屋取代帐篷。
并有大片平整出的校场,以及利用林木丘陵建起的训练场。
苑东圈出熟地,用栅栏围起来,作为培育良种之用。
秋收之后,第一批谷种运到,太农令征召的农人亦将入驻。
赵嘉听人议论,方知这些农人的来历不简单,竟为农家传人。
农家起于先秦时期,创始人和孟子同代。
该流派奉神农为祖师,主张劝说农耕,让百姓丰衣足食。
农家弟子主张奖励和发展农业,和墨家相类似,都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技术流派的代表。
只不过,农家和儒家一直不太对付,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施行以后,成为重点打击对象,迅速开始衰落,逐渐泯于历史长河。
现如今,董仲舒被派往江都国,儒家正忙着和道家、法家掰腕子,农家虽有衰落,尚未遭到毁灭性打击,太农令想找到几个农家传人,算不上多困难。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农家传人入驻林苑之后,彻底展示出“技术流”
的威力,从翻地到堆肥,从选用的农具到培育谷种,各项有条不紊,逐步展开。
其中两名须发花白的老者,简直就是“人工天气预报”
,只要他们说会下雨,哪怕上一刻晴空万里,下一刻也会乌云堆积,暴雨倾盆。
对于少府提供的农具,几名大佬也加以改良。
赵嘉好奇去看过一回,顿时五体投地。
经这几位改动的犁具,用起来更为省力,没有耕牛,两人就能拉动。
问过随军的匠人,赵嘉才恍然,他的记忆来源于书本,并未见过实物。
在边郡时,直辕犁改为曲辕犁,的确算作进步,但构造并不完美。
经过这几位大佬的改装,犁架更为小巧,调头和转弯更加灵活,力弱亦能操控,实为农人福音。
看到这些埋头田地,一心钻研技术的农家传人,再想一想不断被打压,逐渐消失的墨家等技术流派,赵嘉愈发坚定了阻止董仲舒上线,让他继续在江都国埋头苦干的决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