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俩姑娘还小了,这要是再过个三年五载的,她估计就要被两个姑娘嫌弃是糟老婆子了,到时候,谁还让你抱不抱的。
    想着这回事儿,田秀平也开始感伤起来。
    “奶,你不是也天天到县里卖鸡蛋吗,要不你也住到县里啊,这样咱们就能跟奶一块儿住了,多好啊。”
    阿福灵机一动,趴在田秀平的肩膀上就想出这么一个主意来,这真是再好不过了啊。
    既能卖鸡蛋轻松点儿,又能待在县里照顾“四小金刚”
    。
    说来说去,也就是现在家里赚工分儿,没人帮着顾孩子闹腾的。
    再者来说,田秀平手里的钱交个学费是绰绰有余了,要是再买个房子去县里开销,那光靠着倒买倒卖可是不赚钱啊。
    屋里头,祖孙仨人满是惆怅,院子里头的富贵倒十分开心。
    他知道,顺子哥就是在外头读初中,铁蛋哥也是。
    男子汉都是要出了村儿去的,他也终于要出去了,是不是也是说他长大了?
    燕建业:你小子是不是把你老子我忘了?
    旺财也无所谓,她有俩姐姐跟着就心满意足,反正在家,她妈也不咋管她,也就是舍不得平日里还算呵护自己的大妈了。
    田秀平和老燕头儿刚把“四小金刚”
    送去学校里,开学没多久,上头又下了文件批示,说是现在不限制自家养鸡养鸭养猪了,可以敞开了自己家养,都算是自己家的,不算公社的了。
    田秀平一听这消息,好啊。
    要不然现在在县上的黑市,这鸡蛋都不够卖了。
    挨家挨户生活条件变好了,吃的上头追求得也更高了,不再仅仅是吃饱就成了,讲究的是好吃,还要有营养。
    自然鸡蛋就成为了更多人选择的对象。
    随着各类政策的下发,田秀平的鸡蛋摊儿生意也渐渐供不应求了。
    黑市越来越盛行,百货大厦也慢慢地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也就是在卖肉这上头占了一些先机。
    田秀平收到消息以后,火速清点了家里头所有的小鸡苗。
    能孵的鸡苗蛋一共是八颗。
    可是养十一只鸡,从来都不是田秀平的打算。
    可眼下,顺子不在身边儿,没人帮她去挨家挨户地讨买鸡苗,要是全指望她自己一个门儿一个门儿去讨要,那要问到啥时候去?她还卖不卖鸡蛋了?
    要知道摆摊儿做买卖,可是忌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那不知道要跑了多少的老主顾。
    那老燕家里她还能指望谁呢?
    要说留在家里的老大家、老二家、老五家里头,她也就是最顺眼赵春芳了。
    为人肯吃苦能干活儿,做重要的是吃苦干活儿还不抱怨,再加上她脑袋瓜儿算是三家里最灵光的,当然是突出得紧。
    当然,她生了阿宝,又主动带了阿福,算得上是伺候好了老燕头儿夫妇俩最喜欢的俩小孙女儿,格外照顾她们大房,也是在所难免。
    最最重要的是,这“四小金刚”
    都走了,上学去了,你赵春芳在家待着也没事儿干了啊,还不得出去干活儿?
    去地里上工是干活儿,你帮我也是干活儿啊。
    “妈,您这是让我干啥?”
    “帮我去买鸡苗啊,可以买鸡苗单,回来咱们家自己孵蛋,或者买人家家里孵好的,反正就是要买鸡,越多越好,不愁现在没地儿养活的。”
    “明白了,明儿一早我就拿着筐去。”
    跟明白人说话,赵春芳就是痛快,虽然顺子也门儿清,可毕竟是小孩儿,一时半会儿还总爱问为什么、咋的了。
    解释起来就是麻烦。
    赵春芳不一样啊,身为儿媳妇儿,那还不是婆婆说啥是啥,让我干啥我干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