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520.com,最快更新北汉风云录最新章节!

着雨水当中的二氧化碳被溶解掉之后,就留下了大量的铁矿石。

    这种铁矿石含铁量丰富,只是矿藏规模普遍不大,但正好适合老高他们目前的情况,所以在进行了一上午的石灰岩石料运输之后,又临时组织了一波娘子军,专门在戈壁滩捡那种赭红色的石块,集中码垛在一起,等陈飞回来判断过之后,如果真的是可以用来炼铁的铁矿石,就能运回来当炼铁的原料了。

    出产石块的戈壁滩距离临时集市和据点这里距离不远不近,在木工坊又提供了十几辆独轮车之后,运力大大提高,不断有石块被运回来,临时集市那里,已经有房屋基础完成了,开始了夯筑工作,而炼铁炉这里,在老白这个二把刀的指挥之下,基础也很快砌筑完毕,拌合好的湿润黄泥,也开始混杂着牛毛和人的毛发,开始了第一层的夯筑。

    夯筑对于这时代的人来说,可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即便是夯筑高炉这种异形建制,这些职工的办法也是非常多的,用编制好的柳条耙子围在夯筑体四周,柔韧的柳条可以改变形状,在木杆的固定下,只是经过一天的夯筑,这座直径只有三米多的高炉,已经显露出了模样。

    夜晚是没办法施工的,所以老白安排在已经夯筑好的炉子里少量装上了木柴,已经夯筑好的炉体,在夜晚可以慢慢在木柴的燃烧之下升温,完成干燥的环节,按照陈飞的计划,这座高炉使用年限也就是一到两年,但是老白觉得只要质量上把握到位,是可以使用三四年的。

    夯筑好的炉体周围,可以用黄土埋起来,一方面可以进行保温,其次还可以挖好走台,方便炉工上下炉体加料、出料,在施工一开始,老白就把这座高炉放在了规划区的一角,如果这座高炉运用得好,完全可以利用这座黄泥小山头,搞出十多座高炉出来,而后来的发展,也完全映证了老白的这种未雨绸缪。

    高炉的砌筑,第二天就全部完成了,不远处的两座石灰窑,也完成了建设,石灰窑的建设比起高炉更简单,也就是利用山体的高度,修正出石灰窑的拱形外型出来,在上面用夯筑好的土坯,用黄泥粘合砌筑成之后,上面用泥土分层夯筑整平,之后再把土坯之下的黄土掏挖掉,如此一来,既不用搭设脚手架,而且砌筑过程中就可以随意很多,为了坚固耐用,老白可以加大了土坯模具,让夯筑出的土坯显得又大又厚重,砌筑的工作更是快了很多。

    老白的这种省事的做法,很快就被老高推广到了临时集市的房屋建设上面,这种方法建设的拱形建筑,不但防火能力一流,而且对于木材的使用就更少了,除了门窗之外,基本上不需要木材,这样省下来的人工,就可以去捡石头和运输石头了。

    到了后来,这种拱形建筑,成为了老高他们控制下的地区的标配,甚至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白式拱屋,当然这是后话,对于自己的这个无意间的杰作,老白也是有苦自知,在缺少建筑材料,尤其是对木工的压榨已经进行到极限之后,自己也是不得不为之,况且西北这地方,从来都不是盛产木材的地方,不但是后世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