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咱们的火枪,射程要比弓箭远,战损会降低不少。
    加了铁片,防护效果也不怎么样,还增加了重量,耗费士兵体力。”
    听说火枪射程比弓箭远,左华挠挠后脑勺,已经不敢想象那是什么火枪了。
    左梦庚连铁片都不要,那就更不要说臂甲了。
    这个决定,又让妇人们轻松了许多。
    如此一来,后营的军服,就只需用棉布在里面塞入棉花压实就成。
    连铆钉都取消的情况下,比后来清军的棉甲还要简单。
    显然,这样的军服,就不具备任何的防御功能。
    不是左梦庚偷工减料,也不是他拿士兵的生命不当回事。
    而是在先进的武器加持下,还在防御上面做文章,纯粹是浪费。
    在火器大规模装备军队后,护具就渐渐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了。
    人们研究发现,制作再精良的护甲,也挡不住火枪火炮的打击。
    相反去掉护甲,增加灵活性,反而躲避打击的可能性更高。
    也只有中国这边,一直到清末了还有穿着护具的军队存在。
    而到了二战后,各个国家对护具的重视程度又提升了。
    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枪械的口径缩小,子弹威力跟着变小。
    在有一定护具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防御杀伤。
    二是新式材料的应用,使得防具变得轻便,更具备实战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都使用步枪交战,一方有防弹衣,一方没有,那么没有防护的一方肯定吃亏。
    这也是在许多国家,为何允许拥有枪支,但私自拥有防弹衣却是重罪的原因。
    在布面甲的改造上,左梦庚不但取消了铁片,还对细节做出了更改。
    “这些布面甲必须将袖子也缝上,它就是一件完整的衣服,知道吗?”
    王秀芹面露难色。
    “少爷,加了袖子的话,便是俺来做,也得花不少时候。”
    得,从无到有就是这么难。
    左梦庚只好耐着性子,仔仔细细地教这些妇人怎么做。
    “你们要学会分工。
    裁布料的就裁布料,压棉花的就压棉花,缝线的就缝线,装扣子的就装扣子。
    否则一件军服,光靠一个人来做,能做多少?”
    大家伙都懵懵的,从没有这么做过,显然体会不到其中的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