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多,只有一百来个。
    但这批人很特殊,因为全都是识字的。
    二十一个秀才,八十多个童生。
    这些读书人原本应该有着优渥的生活,享受着人上人的待遇。
    可惜,这是明末。
    国家财政崩溃的情况下,能够照顾到举人阶层就不错了。
    至于秀才、童生,其实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
    于是在畿辅的天灾之下,这些人也同样失去了家园和土地,成为了流民,饱尝颠沛流离、饥饿死亡的威胁。
    最终,所有的体面都顾不上了。
    码头招工的时候,为了自己的肚子,也为了家人,这些读书人同样踊跃报名,成为了劳工的一份子。
    其实左梦庚早就知道这些人的存在,但一直都无动于衷,坐视这些人和普通的流民一样,下河捞船、泥塘打滚。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这些人接受劳动改造。
    毕竟从前是读书人,思想和经历都跟普通的百姓不同。
    如果太快地让他们重新好起来的话,又会激发他们的傲气,让他们重新回到人上人的理所当然中。
    可经过了劳动改造之后就不同了。
    这种极度的重体力劳动,一方面可以褪去他们身上的娇骄二气,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切身处地感受到民生疾苦。
    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很有效。
    当着一百多个读书人站在左梦庚面前的时候,明显可以感觉得到,他们变得稳重朴实了许多。
    “你叫什么名字?”
    左梦庚的问话很直白,如果是以往,肯定会被这些读书人嘲笑讥讽,不屑于来往。
    可是今天,这样的话语让他们没有任何不适。
    “禀告千座,我叫陈芷。”
    回答的人,是一个年近三十的中年人。
    虽然体型瘦弱,但还是能够看出来,隐藏在衣服下的,全是肌肉。
    “你是秀才?”
    陈芷错愕了一下,露出一个往事不堪回首的神色,随即又变得平常。
    “我是天启元年河间府秀才。”
    “怎么变成流民的?”
    陈芷的神情再次波动,几番不想开口。
    但是在左梦庚的威压下,还是说了。
    “去年大旱,家里的田长不出粮食,该当的都当了,还是食不果腹。
    后来流民作乱,家里的房子被烧了。
    在下和妻儿无处可去,只好到处乞讨,一路辗转,到了临清。”
    左梦庚追问道:“你是秀才,有功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