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8亿的利润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应收账款。
    这也是为什么,开工厂富起来的那一拨人,生活都比较节俭。
    买锁的人可以欠工厂钱,工厂却不可能拖欠工人的工资。
    所以开工厂,有很多都是被应收账款给拖死的。
    所以,收购的价格,也不是根据年利润的十倍来算。
    按照几千万的年利润来算,18亿的收购价格,就是个非常不合理的天价。
    但锁厂,是重资产的实业。
    这18亿里面,还包括工厂里面的生产设备,以及厂房和土地。
    这些,其实才是工厂主真正的“底气”
    所在。
    一家IT公司要是倒闭了,很可能一无所有。
    一家工厂就算经营不善,剩下的资产也还是可观的。
    这么算起来,18亿的这家价格,就是双方都比较能接受的合理范围。
    这个价格,涵盖了国内的全部三个锁厂。
    出事的土耳其工厂,本来也不在出售的计划里面。
    所以并不会对国内工厂的总价值,产生多大的影响。
    只是,为了善后,除了搭上马尔丁工厂的所有资金和设备之外,国内的工厂,还搭进去了三个亿。
    这样一来,工厂的价值,就降到了15亿。
    缩水是肯定缩水了。
    从大局上来说,影响并不大。
    原来想要联合收购的,现在仍然保有强烈的意愿。
    只是,没有了土耳其工厂后续的稳定现金流,再把国内工厂卖了做智能锁品牌,就会束手束脚。
    斐一班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经过两个月的研究,他觉得后续现金流并不是问题。
    他只要把前期做好,把故事讲好,然后进入资本市场。
    融资,IPO,上市。
    再之后,品牌推广和打广告的钱,就来自广大股民了。
    哪里还需要像韩女士和斐厂长那样,做任何事情,都自掏腰包。
    斐一班和很多厂二代一样,都有一个上市的梦想。
    反过来,有这个梦想的,就不仅仅是广大厂二代。
    稍微积累了一点原始资本的男性,多半都有这么个梦想。
    哪怕一直负资产的,也有同样的梦想。
    真正能够实现这个梦想的人,却凤毛麟角。
    然后就有一批又一批的男性同胞,原本经营得好好的企业,死在了奔赴这个梦想的道路上。
    韩女士和斐厂长,是不喜欢上市这么“务虚”
    的事情的。
    他们不懂,也不想。
    可现在这么个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