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的,她早答应我了!”
    赵云一急,就什么都交代出来了。
    “她原想先求得她义父同意,怎料却等来王允死讯,王允有恩于她,待她如亲女,她说要为王允守丧三年,以全父女之情。”
    关羽闻言,一阵默然,许久才道:“倒是个重情义的,子龙有福了。”
    世事无常,祸福难测啊,看着面前一脸傻笑的赵云,关羽不禁感到一阵恍惚——
    上辈子自己也有这么个兄弟,那时候满世界做任务,朝不保夕的,除了防备敌人之外,还得防着自己人反水。
    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一觉醒来还可以看到明天的太阳。
    那时候自己是有多久没笑过了?连关羽自己都说不清楚,偏那人每天都笑呵呵的,别人怼他也不生气,自己说什么他都信。
    “真傻。”
    关羽替自己满上一杯,自己当初之所以愿意留在常山,大概也是察觉到这点了吧。
    说到常山,关羽还真想起一人来,问赵云道:“你离开家前,你哥哥可有什么交代?”
    “这......大哥只说时机尚未成熟,想来是还不到他出山的时候。”
    关羽沉吟一番,道:“子平于政务方面极有天赋,如今主公正是用人之际,子龙不妨接他过来,也好兄弟团聚。”
    “左右我也无事,那骑兵训练也已经告一段落了,索性我亲自走一趟就是,也省的路上出什么意外。”
    “也好。”
    ————————————————————————————————————————————————————————————————————————————————————
    次日,赵云往曹操处辞行,却听伺候之人说曹操一早便带人往东阿去了。
    赵云只好作罢,左右无事,便与关羽二人往招贤馆一行。
    二人到了馆中,见馆中主事正招待一人。
    那主事见关羽赵云到来,向身边那人介绍到:“这二位乃是关将军和子龙将军。”
    转而又向关、赵二人介绍:“这位乃是......”
    说话间,那文士已经上前道:“某名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
    见过二位将军。”
    刘晔言语之间,不卑不亢,倒不似那等谄媚之徒,想来是有真本事的。
    赵云应声回礼道:“先生无需多礼。”
    关羽却是知道刘晔其人——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
    刘晔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
    刘晔历仕数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关羽暗忖——这位可是人才啊......当即也不敢怠慢,又听那主事说还不曾带刘晔见过曹操,关羽便将曹操去往东阿的消息告知,“并非有意怠慢,先生勿怪。”
    刘晔却是不在意:“某今日进城便已知晓曹公外出之事,如今倒是正好可以歇息一番,何乐而不为?”
    几人相视而笑:“先生雅量。”
    众人相继落座,谈论起兖州境况。
    只听那刘晔道:“兖州虽富,要养活这百万黄巾还是有些吃力,依某之见怕是要在农事上做些改革。”
    关羽只是听说过屯田一事,却知之不详,今见刘晔提起,忙问道:“先生有何良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