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血战周家桥(三)
宽阔的江面上,一层厚厚的油污缓缓地漂浮着。
在皎洁的月光映照下,那层油污竟然泛起了七彩的光晕,宛如梦幻般美丽,但在这美丽的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危险和紧张气氛。
徐天亮手持刺刀,小心翼翼地挑起一块焦黑的布片。
他仔细端详片刻后,转头对班长说道:
“班头,您看这像不像老李头的绑腿啊?”
班长古之月接过布片,认真辨认一番后回答道:
“不对,这应该是鬼子军服的衬里。”
说罢,他迅速将手中的望远镜转向对岸。
透过望远镜,可以看到对岸的芦苇丛中不时有钢盔晃动,反射出的光芒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而且,那些钢盔的反光明显比三个小时前要密集得多,几乎增加了三倍。古之月心中一沉,意识到情况不妙,连忙喊道:
“王文章,报告一下潮位情况!”
听到命令,一直蹲在战壕拐角处的上等兵王文章手忙脚乱地翻开《水文日志》,快速查阅相关数据后大声回应道:
“满潮时间还有二十分钟左右,届时流速将会逐渐减缓……”
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打断了。
只见一发试射的九二式步兵炮炮弹呼啸而来,准确地落在了前沿阵地上。
剧烈的爆炸震动使得整个地面都颤抖起来,王文章一个踉跄扑倒在了《水文日志》上。
一旁的赵长庚眼疾手快,一把拎起新兵的后脖颈,将他从地上拽了起来,并大声吼道:
“赶紧记下来!民国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丑时三刻,日军开始试射并校正弹着点!”
此时的徐天亮正忙着往机枪梭子里压入子弹,他一边动作熟练地操作着,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
“赵哥,您这记性可真是没得说,等将来退役了,要是去茶馆说书肯定能大红大紫!”
就在这时,他忽然压低声音,凑近古之月耳边轻声问道:
“班头,您有没有听见水耗子的叫声?”
古之月眉头一挑。扒开观察口的浮土,月光下的蕰藻浜泛着细密涟漪——不是波浪的自然起伏,而是成排的三角波纹。
"水鬼!"
两人异口同声。
孙团长那身军绿色的大衣,下摆沾染着夜晚的露水,随着他快速地移动而刮过了战壕。
只听得他一声怒吼:“照明弹!全体上刺刀!”
话音未落,三发照明弹便如流星般直冲云霄,瞬间将周围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惨白。
借着照明弹那惨白的光晕,可以清晰地看到数十个背负着氧气瓶的日军蛙人像幽灵一样正在潜游过河。
徐天亮见状,心中怒火燃烧,毫不犹豫地操起身旁的机枪,准备对着那些可恶的敌人一阵扫射。
然而就在这时,一只粗壮有力的大手突然按在了他的枪管之上,正是班长韦大武。
只见韦大武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说道:
“别冲动小子,打水花能有什么用?且看老子给你耍一出好戏。”
说着,他熟练地从弹药箱底部掏出一串墨绿色的筒状物。
一旁的古之月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可是桂军特有的“水雷”啊!
这种水雷乃是用竹筒精心填充炸药和铁钉制成,外面还缠绕着渔网以增加其对目标的附着力。
韦大武一边摆弄着手中的水雷,一边得意洋洋地笑道:
“哈哈,要得要得!
当年在昆仑关的时候,老子就是靠着这玩意儿把那群东洋鬼子的马队给炸翻啦!”
言罢,他咬着手电筒,身手敏捷地带着两名同乡战友,犹如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滑入了河道之中,很快消失在了泛起涟漪的水面之下。
徐天亮紧张地盯着那片刚刚被韦大武等人搅动过的水面,心中暗自思忖道:
“班头,你说韦哥他们在水底下到底该怎么换气呢?不会出什么事吧……”
“含芦管。”
古之月的话语刚刚落下,只见那平静的河心突然间像是被激怒的巨龙一般,猛地爆发出一道直冲天际的巨大水柱。
刹那间,水花四溅,水雾弥漫。
就在众人惊愕之际,一具日军蛙人的尸体如炮弹一般被高高地抛向了空中。
伴随着一阵刺耳的呼啸声,那具尸体身上所携带的氧气瓶竟然在空中发生了二次爆炸。
一时间,无数的金属碎片如同密集的雨点一般,狠狠地砸在了战士们头上戴着的钢盔之上,发出一连串清脆而又急促的叮当声响。
“韦大武你个癫仔!”
孙团长大怒,扯着嗓子对着河道怒吼道,“给老子滚回来!”
然而,回应他的却是一声声接连不断的沉闷巨响。
原本就已经浑浊不堪的河面此刻更是波涛汹涌,不断地翻滚着。
一具具肚皮朝上的日军尸体接二连三地浮出水面,仿佛是这片水域对侵略者的无情唾弃。
其中一个侥幸爬上河岸的蛙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被眼疾手快的张铁柱发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见张铁柱双手紧握着重机枪的支架,毫不犹豫地朝着那个蛙人的天灵盖猛力砸去。
只听得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碎裂声响起,那名蛙人的脑袋瞬间像西瓜一样爆裂开来,红白之物溅得到处都是。
“丢雷楼谋!”
这时,浑身湿漉漉的韦大武一个翻身,敏捷地跳进了战壕之中。
他的手中紧紧握着半截已经破碎的氧气面罩,嘴里还不停地咒骂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